激光雷達的發展簡史:
激光雷達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末,起初主要用于軍用領域;自1995年正式實現商業化之后,在測繪、資源勘探等領域發揮了越來越多的作用;近年間盛行的“黑科技”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上,激光雷達更是核心技術之一;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激光雷達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其中環境監測領域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可以用來測量顆粒物、臭氧、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等等。
激光雷達的核心技術要素:
激光雷達主要由激光器、發射和接受光學系統、探測器、高速數據采集卡和數據分析軟件等部件組成,其核心技術在于穩定可靠的激光器和性能優良的反演算法。激光器單脈沖能量大小直接決定了激光雷達的探測高度。保證激光器單脈沖能量,能夠有效保證系統信噪比,實現理想高度的探測。
激光雷達環境監測原理概述:
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利用Nd:YAG激光器出光打到大氣中,通過測量激光打到顆粒物或者氣體分子上的后向散射光的消光比或者偏振狀態變化,從而分析出大氣中的顆粒物或氣體成分,以及它們的分布高度、濃度等情況。
激光雷達按照探測介質不同,可分為:
1氣溶膠雷達
Nd:YAG激光器發射355nm和532nm兩種波長的激光,激光打到顆粒物上面產生后向散射光,通過望遠鏡收集這兩種波長的激光,得到355nm波長激光的消光信號變化和532nm波長激光的垂直偏振和水平偏振的消偏信號變化,再由軟件分析處理,即可識別顆粒物(沙塵、水云、冰云、PM10等污染物)的種類、濃度、邊界層高度等信息以及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氣溶膠激光雷達示意圖顆粒物隨位置的變化
氣溶膠雷達系統先鋒科技可以為您提供緊湊型激光器:
燈泵Nd:YAG激光器Ultra 100 緊湊、耐用、級別
2臭氧雷達
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當它在距離地面10公里-50公里的高空時,臭氧能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但一旦臭氧到了距離地面10到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就會變成“健康殺手”,對臭氧的檢測和治理也是刻不容緩。
臭氧雷達系應用差分吸收原理,通過高能Nd:YAG激光器發射266nm的紫外脈沖激光,其中一束位于臭氧氣體的吸收線上,另一束位于吸收線之外,組成一對探測波長。266nm激光通過拉曼管后產生289nm、299nm和316nm三個波長激光,266nm和289nm、289nm和299nm、299nm和316nm一共組成3個波長對,分別對應不同的探測高度和探測時間(白天或夜晚)。每一個波長對的其中一個波長位于臭氧吸收較強的位置,而另一個波長位于臭氧吸收很弱或物吸收的位置,利用臭氧對這兩個激光波長的吸收差別(兩種波長光信號的消光比),確定兩個脈沖激光共同路徑上臭氧的濃度,從而實現對臭氧時空分布的探測。
臭氧激光雷達示意圖臭氧濃度伴隨高度的測量結果
臭氧雷達系統先鋒科技可以為您提供高能型激光器:
燈泵Nd:YAG激光器Q-Smart 850 緊湊、模塊化、自動位相匹配
3測風雷達
測風激光雷達,按照工作體制分類,可以分為相干探測和直接探測兩種方式。伴隨光纖激光器的出現,市場現在主要偏向基于1550nm人眼安全激光相干探測原理進行測風激光的研究。相干探測是通過對回波信號的多普勒頻移進行測量得到風速的變化,與直接測量不同的是,相干探測是將信號光與本振光進行相干混頻,混頻的信號光進行到探測器,通過探測器中的中頻濾波得到移頻信號,從而得到風速的變化信息。
主要原理:單頻窄線寬1550nm激光,通過分束器后分成二束光,一束作為本振光,用于和接收到的回波激光進行光混頻;另外一束通過聲光頻移調制后,形成頻移的脈沖信號光,經過脈沖激光放大器后,產生高能量的脈沖激光通過光學系統發射到空中。光信號探測模塊接收回波激光與種子光分束的本振光,通過混頻效應,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經過放大、濾波后送往后續信號處理單元,再經過軟件反演算法處理,終可得到風向、風速等信息、圖像或風場結構。
相干探測測風雷達結構示意圖風向與風速測量結果圖
測風雷達系統先鋒科技可以為您提供高性能、窄線寬的各種激光器:
光纖激光器PEFL-EOLA 皮實、緊湊、超低噪聲、高功率
注:部分文字來源:儀器信息網